在成长的过程中,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秘密,孩子也不例外。孩子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“秘密”,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,是一方“非请莫入”的心灵圣地。面对孩子的“秘密”,父母们如何做呢?
秘密从哪儿来
0~3岁:没秘密。
3岁之前,孩子一直活在与爸爸妈妈等抚养者依靠、共生的世界里,一直把自己与其他人的想法、体验混在一块。他们尚未打造“自我”,因而也没秘密可言。
3~4岁:秘密萌芽。
在3岁左右,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离别,渐渐掌握用“我”来称呼自己。他能意识到有的事情自己非常了解,而别的人却并不知情,“这是只是我的东西”,于是秘密出现了,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,是他的内心世界。当然,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要守旧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。
4~5岁:感受秘密。
这时,孩子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意思,但依旧不知道它真的的内涵和本质,所以,只能说孩子发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,仅此而已。假如问一个5岁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,他可能回答,“我已经告诉其他人好多秘密了。”可见,他还根本没方法保密。
学龄期:为秘密困惑。
大多数6岁的孩子会为是否应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。特别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愿望和成人的需要相抵触的时候,他掌握了“阳奉阴违”,由此产生了“见不能光”的想法或做法。一方面他期望追求独立,通过保留我们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;其次,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。
青春期:保卫秘密。
进入青春期后,伴随独立自主的意识飞速提高,孩子心灵的空间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似的,秘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渐渐扩大。他们要更广更多地接触社会和生活,于是开始需要有我们的空间来隐藏是个人的秘密。譬如不少孩子开始转向记日记,在日记中倾吐我们的“秘密”。同时,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为别人守旧秘密,这表明他已经渐渐拥有责任感。
孩子为什么隐瞒秘密
孩子有了“秘密”,却一直瞒着父母。到底是哪些原因呢?且听他们道来——
◆暂时保密,给大人惊喜
安安(5岁,男):每次我用在故事或电视里学来的办法,故意不把“心里话”告诉父母。等到过一阵子才说,有时看到他们高兴和惊讶的样子,我就感觉非常不错玩。
点评: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,并且想以成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,具备好动机。父母应知道孩子的这种心理,不可烦躁恼怒。
◆不考虑阻挠,暗地行事
娜娜(7岁,女):爸爸妈妈总对我说不少事情不要做,可是我感觉自己是真的喜欢做那些事情的。所以,我只好偷偷地尝试,不想让他们了解。
点评:这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性,父母发现后,应以民主的态度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,给她肯定的活动自由。
◆害怕批评和嘲笑
凯凯(6岁,男):放学回家后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不断训练体操动作。由于我想顺利通过筛选,成为儿童节体操比赛的队员。不过,父母对我非常没信心,所以我不想让他们了解。虽然他们非常不错奇我天天在搞什么名堂,但我总说:“什么都没干。”
点评:这说明孩子不愿暴露缺点,而在维护“自尊”。父母应多一定孩子的进步,耐心帮助他,不要对孩子提过高需要,更不要讽刺挖苦他。
◆隐瞒过错,保护自我
肖啸(5岁,男):昨天我玩父亲的牙刷,不小心掉到马桶里了,我不敢告诉父亲,用水把牙刷冲了一下后放好了。哈哈,他没发现。
点评:为了逃避惩罚,孩子一般会隐瞒一些事实。缘由多是父母过分严厉。父母平常对孩子应理解、宽容,心平气和,耐心说服,教育孩子勇于认错。
◆性格内向,少言寡语
覃芹(8岁,女):尽管我总感觉有不少话想说,可是我不了解该如何说。有时老师或爸爸妈妈怪我“不坦诚”。如此我就愈加不了解怎么样说了,只好把那些话藏在心里当作我的秘密。
点评:内向的孩子总是少言寡语,好像“心事重重”,这主要与害羞、羞怯、被动的个性有关。父母应耐心疏导,培养其活力四射、乐于交往的好性格。
◆我的秘密我做主
闵亮(12岁,男):我已经3天没和母亲说话。由于她偷窥了我的日记,我非常生气。虽然她说那是为我好,可是日记里面有我的秘密,我不想让其他人了解。
点评:爸爸妈妈负有监护孩子的责任,但应以尊重为首要条件,不偷窥孩子的日记和信件,不偷听孩子的电话,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,并且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孩子可以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、适合地处置。
秘密是成长的养料
近30%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,被父母偷窥过。有的父母甚至理直气壮:“大家是孩子的监护人,看看他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?”这表明不少父母包含老师并不期望孩子有秘密,而期望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。事实上,不少父母忽略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。
1、秘密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。
对于孩子来讲,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。作为父母,假如发现孩子有了我们的秘密,应该感到开心,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,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。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,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一个人担承的内心秘密。
2、秘密是孩子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。
伴随自我意识的觉醒,虽然孩子愈加不满于任何事受爸爸妈妈控制、摆布的局面,但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,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。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,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。
3、秘密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。
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,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适合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点。对个人来讲,秘密总是与责任紧密相连,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的道路,而没秘密的“水晶人”是永远长不大的,有远见的爸爸妈妈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我们的秘密。[!--empirenews.page--]